查看原文
其他

好山好水、宜居宜业!绿色南平欢迎你

闽北日报 2021-05-28

今天上午

“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南平实践

——加快建设富美新南平”为主题的

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

南平专场新闻发布会

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



市委书记袁毅出席发布会,介绍南平市70年来取得的成就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伍斌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张培栋一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有关问题。



今天的发布会,将一个

好山好水、宜居宜业的绿色南平

呈现给大家


南平地处福建北部,是福建地域面积最大的设区市,是镶嵌在中国南方的一块“绿宝石”。这里是——


清新怡人的绿色宝地



开门见绿、山青水秀,是地球同纬度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最好的地区之一。



书香诱人的文化高地



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,10个县(市、区)建县都在千年以上,闽越文化、朱子文化、武夷茶文化、建盏建本文化发源于此。



风景醉人的旅游胜地



风光秀丽、处处皆景,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、万里茶道的起点。


环境引人的创业福地



生态优越、开放包容,营商环境持续向好,各级领导、客商对南平印象最深的就是绿色生态和干部队伍的精气神。


回望70年

南平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

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


城市旧貌

城市新景

实现


“绿色之变”、“交通之变”

“水美之变”、“小康之变”


1


绿色之变


南平是闽江之源、福建的生态屏障,有“中国竹乡”“南方林海”之美誉。

目前,南平的森林覆盖率达78.29%,主要水系Ⅰ—Ⅲ类水质比例100%,空气质量连续四年居福建第一。南平的GDP从建国初期的7995万元增加到1792亿元,财政总收入从不到1千万增加到130亿元,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。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产业的绿色化,加快了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进程,加快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



2


交通之变




南平高速公路从无到有,实现了县县通高速,通车里程位居全省第一;铁路通车里程超过1000公里,也居全省首位,特别是合福高铁通车后,从南平坐高铁到福州仅半个小时、到上海不到4个小时、到深圳6个小时、到北京仅7个小时,与杭州、南京、武汉等形成3小时城市圈。同时,闽江航道、武夷山新国际机场都在加快建设,随着立体交通体系的加快完善,制约闽北的交通瓶颈已经打破,南平南接“珠三角”北联“长三角”的战略通道作用日益凸显。



3


水美之变



南平结合水生态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,在全国率先推进“水美城市”建设,打造山水相融、城景相依、人水和谐、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客厅,并延伸至水美乡村、全域水美,让城市因水而美、因水而富、因水而文明,实现了从水患之地到水美南平的华丽转身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重现了著名诗人郭沫若当年赞誉南平“山围八面绿,水绕两江清”的美景。



4
小康之变


南平是山区、老区苏区,福建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,南平就占了5个,是脱贫攻坚任务比较重的地区。近年来,南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努力保障改善民生,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,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实现基本小康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07元增加至3.2万元,年均增长13.3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55元增加至1.58万元,年均增长12.1%。去年,建档立卡的12.8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5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4个“脱帽”,最后一个政和县今年也将“摘帽”。此外,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,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2018年度全省绩效考评中社会公众对南平公共服务、人居环境等方面满意度明显提高。


70年

南平如何将

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

推动科特派制度创新发展

传承与弘扬朱子文化

在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中

又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

……

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,

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也有了答案!


1


全国首创点绿成金的“三大创新”

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


创新一“武夷品牌”建设


南平优越的生态环境中,生产的农副产品基本都是绿色的、有机的,但长期以来,海量的优质农产品“藏在深闺人未识”,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。总书记当年到南平调研时,就要求“突出打好‘大武夷’品牌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”。南平从2017年开始,在统一质量标准的基础上,按照“四个统一”要求(统一质量标准、统一检验检测、统一品牌、统一营销),实施“武夷山水”品牌建设工程。凡南平境内,经统一检验检测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的农副产品,由政府统一授权使用“武夷山水”公用品牌,统一对外宣介营销,让“好产品卖出好价钱”,比较好的实现了既富民又强市。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认为,南平作为一个地级市,系统谋划“武夷品牌”建设在全国是个创举。


创新二“生态银行”建设


南平自然资源富集,但如果不转化,这些资源就是躺在山上、搁在田里的沉睡资源,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、经济价值并未体现。为此,南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“探索政府主导、企业和社会参与、市场化运作、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”指示,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和集中式输出的模式,搭建了一个资源变资产变资本转化平台,前端将过去分散在不同所有者手中零散、碎片化的自然资源进行集中收储,中端通过规模化整治提升成优质资产包,后端委托专业运营商对接市场、对接项目,引进社会资本助力点绿成金。目前,南平已探索形成顺昌“森林生态银行”、武夷山五夫镇“文化生态银行”、建阳“建盏生态银行”、延平巨口乡“古厝生态银行”等多种模式。各县(市、区)都有不同模式的生态银行试点在推进。国家自然资源部充分肯定我们的做法,拟将生态银行作为部级试点深入推进。


创新三“水美经济”建设


南平全市有大小河流700多条,10个县(市、区)至少都有一条以上河流穿城而过,主要河流水质都在二类以上。不少专家说,南平水资源的价值不亚于森林资源的价值。南平加快“水美城市”向“水美经济”跃升,通过创新“商、居、文、游”一体的水岸经济模式,既不断完善城市设施、功能,又打造一批亲水旅游、康养等新业态,源源不断策划实施新项目,实现城市颜值与产业价值的“双提升”,激发绿色发展、乡村振兴的新动能。



2


全省率先建设

全市重点工作责任清单

与问题清单督查平台

得到了从国家到省里的肯定表扬


3


科技特派员制度

由南平一地探索到全国推广


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南平、首创于福建,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创立、总结提升和推动发展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,至今已经20年,由南平一地探索到全国推广。

 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,20年来,南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,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,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与时俱进、深入发展,不断赋予新时代新内涵,努力实现搞活机制、用活人才、激活发展的多赢效应。


4

传承与弘扬朱子文化

打造“朱子理学之乡”


南平历史悠久,10个县(市、区)建县都在千年以上,也是中原文化入闽通道。南平文化底蕴深厚、文化资源丰富,闽越文化、建盏建本文化、茶文化、宋慈法医学文化、禅宗文化等源远流长。一代大儒朱熹,曾在南平琴书五十载,铸就了儒家文化的第二次高峰,南平被称为“朱子故里、理学摇篮”。近年来,南平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朱子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工作,围绕打造世界级的朱子文化品牌,调整充实了朱子文化保护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,由市委书记袁毅同志任组长,进一步加强领导、理顺关系、整合资源;颁布了《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》,从地方法规的层面为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提供了保障;以打造“全国朱子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为目标,着力实施“研究交流、融合发展、宣传普及”三大工程。



让我们一起为南平点赞!



欢迎大家到南平,

带上你们的家人朋友,

登武夷山、品大红袍,

体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。


我们在南平,

等着大家、盼着大家!


来源:闽北日报(吴建琼、陈可)



这位美国生物学家七年十次来到武夷山,他说……@南平家长,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调整了
致敬!他们是南平“最美教师”延城老水东桥开放了!桥下还有个小公园
“秋老虎”发威!南平昼夜温差超10℃


版权声明:欢迎分享!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

编辑:郭婷婷 值班主任:张旭东

投稿邮箱:mbrbwx@163.com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